猫爪草


出处《中药材手册》

毛茛种植物小毛茛的块根。全年可采,根挖出后,剪去茎部及须根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。幼株疏被灰白色的细柔毛,后变秃净或稍具柔毛。块根肉质,纺锤形,常数个聚集。茎高5~15厘米,具分枝;基生叶为3出复叶或3深裂,小叶片卵圆形或阔倒卵形,长0.5~1.5厘米,宽0.5~1厘米,先端3浅裂或齿裂,基部楔形,有时裂成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中央裂片较两侧者略大;具叶柄,柄长3~6厘米,基部扩大,边缘膜质;茎生叶互生,通常无柄,3裂,裂片线形,长约1.5厘米,宽约1毫米。花单生于茎端,与叶对生,直径达1.5厘米,花柄长0.5~2厘米,有短细毛:萼片5,长圆形或倒卵形,膜质,绿色,边缘淡黄色,向下反曲,外有细毛;花瓣5,阔倒卵形,黄色,无毛;雄蕊多数,花药长圆形,纵裂,花丝扁平;心皮多数,离生,丛集于膨大的花托上;柱头短小,单一。聚合果球形;瘦果扁卵形,细小,表面淡棕色,平滑,顶端有短喙。花期4~5月。果期5~6月。


1670313871878928.jpg


生境分部生于田边、路旁、洼地及山坡草丛中。分布浙江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广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产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广西等地。

性状干燥的块根呈纺锤形,常数个簇生一起,形似猫爪,全长约1厘米余。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,有点状须根痕,有的尚有须根残留;上端有黄棕色残茎或茎痕,质坚实,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,实心或空心。气无,味微甘。以色黄褐、质坚实饱满者为佳。


性味甘辛,温。

①《中药材手册》:"味微甘。"
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酸甘,性平。"

③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:"味辛,性温。"

归经《广西中药志》:"入肝、肺二经。"功能主治:瘰疬,肺结核,疟疾。

①《中药材手册》:"治颈上瘰疬结核。"

②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:"消肿,截疟。治瘰疬,肺结核。"
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研末撒。

复方①治瘰疬:㈠猫爪草、夏枯草各适量。水煮,过滤取汁,再熬成膏,贴患处。㈡猫爪草四两。加水煮沸后,改用文火煎半小时,过滤取汁,加黄酒或江米甜酒(忌用白酒)为引,分四次服。第二天,用上法将原药再煎,不加黄酒服。二日一剂,连服四剂。间隔三至五天再续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

②治肺结核:猫爪草二两。水煎,分二次服。(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)



上一张:制川乌
下一张:天麻
返回首页